繩索
當年台灣有大學聯考時,也是這樣的可怕:父母帶著吃的喝的擦的急救的,還有一把扇子,守在考場附近的大樹下;怕孩子突然餓時渴時不舒服時,可以隨時「隨侍在側」。
熱帶地區不知為何還是安排在溽暑中,所以先昏倒的往往是父母。
曾經有一個時代,「教育」是一條繩索,伸進井底,把下一代救出來,跳脫她井底的「階級」。
那手持繩索的父母,自己可能已經被生活壓彎了背脊;那井底的兒女,明白自己的使命,恐懼不已,也壓彎了靈魂。
中國大陸從1949就開始的政治洪流徹底沖垮了教育,於是1977恢復高考,就是一條國族命運的歷史大繩索。井底的人民,已經悶死了好幾代。
「高考」到今天都是一條救命的繩索。父母們擠到巴士前跟「進京趕考」的下一代奮力揮手,愛和焦慮,其實是一種深沈的集體痛苦。「高考」的特殊現象,使得「高考」這個詞,在英語裡頭,就叫Gaokao。
劉擎是中生代裡極其傑出的學者。既是思考深刻的研究者,又是這條路上一路走來的試驗者。他怎麼宏觀地來談中國的教育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時間:7月6日14:00-16:30
主講:劉 擎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
主持:陳宜中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
地點:台北市八德路華山園區中3館2樓拱廳
報名:https://bit.ly/2XBx8Rt